新闻中心
News
分类>>都匀:打造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
都匀:打造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2023年,都匀市紧盯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痛点堵点,以构建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为抓手,坚持党建引领,系统谋划、高位推动、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,着力把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打造成为群众高品质生活的“幸福圈”,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。
突出全域覆盖,精准施策共建生活圈。本着“利于管理、便于服务、高效自治”原则,结合教业文卫体、老幼食住行等资源配置状况,综合自然地形、地域特色、人口结构、历史沿革、自然资源、文化习俗等因素,以城市主次干道为基本界线、以自然小区为基本单位、以步行15分钟距离为半径,将都匀城区社区进行调整,着力构建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覆盖全面的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。按照“试点先行、以点带面、分步实施、全面铺开”思路,从老旧型社区、城乡结合部社区、新建型社区三个类型中选出16个社区作为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建设试点,示范带动城区42个社区全部参与创建。立足社区资源禀赋、基础条件、人文特色等实际,采取“一圈一策”打造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。深入调研摸底建立42个社区短板台账,围绕“水电路气信”基础设施、商业网点布局、基层治理机制等事项设置20项基础指标,并引导各社区结合辖区实际所需设置“N”项自选指标,形成“20+N”指标体系。各社区坚持以“一图一表一方案”方式,对照指标体系制作布局导示图,展示“有什么、缺什么、特色是什么”,梳理建立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补短事项表,制定创建方案,明确组织机构、重点任务、实施步骤等,挂图作战、靶向发力,推动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落地落实、见行见效。在将符合条件的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建设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基础上,采取项目配套、财政补助、金融支持、社会帮扶等方式,为持续完善“水电路气信”设施、停车及充电设施、环境卫生等重点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,实现社区“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”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全覆盖。根据“20+N”指标体系,制定构建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星级评定及奖励标准,按照标准分别给予社区基础型、三星级、五星级评定,并对五星级社区予以资金奖补,有效激发各社区“创圈”内生动力,形成争先创优、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。2023年,全市已有18个社区达到星级创建标准。
突出全民参与,多点发力共治生活圈。成立都匀市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推进“市级统筹、部门负责、街道主抓、社区主推、小区配合”五级联管机制。领导小组采取“半月一调度”方式,统筹推进“创圈”工作,26个成员部门(单位)根据问题清单积极做好项目申报、招商引资、技术支撑等37项工作;街道采取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方式推动解决公共秩序、环境治理等问题,做到群众有反映、部门有响应;社区联动部门、街道凝聚各类组织和群众力量,引导全民有序参与其中;小区积极配合开展文化娱乐活动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,形成上下联动、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的格局。推行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小区党支部、物业公司、小区业委会“三方共议”,带动居民参与治理,42个社区修订完成居民公约,建立居民公约执行委员会,形成社区居民相互监督、共同遵守的良好氛围。积极培育社区公益性、服务性、互助性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队,健全完善居民代表议事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协商、志愿者服务等机制,充分发挥社区、社区工作者、社区社会组织、社区志愿者、社区居民的“五社联动”作用,引导成立46个基层组织、自管小组,推动解决民生难题2000余件。建设“一网统管”智慧警务平台和“一图展示”强基警务平台,构建“一图指挥”的“圈层防控网”,以“视频+数据+科技+N”为基础,形成“15分钟治安防控圈”“15分钟交通循环圈”“15分钟警务服务圈”“三圈”服务格局。
突出全面补短,利民惠民共享生活圈。聚焦群众出行需求,新增、调整公交路线条,增设公交站台(点)6个、潮汐车位367余个、非机动车停车位1.8万余个、充电桩700余组等,有效缓解停车难、充电难等问题,切实为群众提供舒适、顺畅的出行环境。聚焦群众消费需求,推动构建城北、城中、城南、城西四大商圈,大型综合超市、生鲜超市、快递点、药店leyu乐鱼官方网站、家政等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实现全覆盖,让群众享受“零距离”生活服务。聚焦群众休闲需求,利用边角地、废弃地、闲置地等补充、完善健身器材、儿童娱乐设施、休憩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30余个,建设景观优美、体现文化内涵的“口袋公园”“袖珍公园”,让群众享有更多游憩、娱乐、交往公共空间。完成三小实验校区教学楼、六小第二校区改扩建、二幼教学楼等项目建设,增加小学学位2925个、学前学位180个,全市城区幼儿园能有效满足群众就近入学需求。持续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,16个试点社区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,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,联合州、市医疗机构专家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,并积极开展预约上门就诊、二类苗接种、中医康复、“治未病”等服务,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各社区充分调动辖区资源,充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,积极发展社办经济,通过探索公建民营、民办公补等形式,引入专业性社会组织、民办企业、市场主体等,开办家政服务平台、就业咨询中心等社办企业17家,开拓青少年教育、职业培训等服务项目29项,增加就业岗位1600余个。持续推进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,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7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、1个日间照料中心和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。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阵地、服务运营机构为平台、黔南州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为媒介,打造社区养老综合服务网络,争取上级购买服务资金,累计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、助餐、助急、助行、助浴等服务近1.7万次。